“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螯封嫩玉,红膏满盖的秋天,正是品尝螃蟹最好的季节。自古以来,螃蟹就被誉为百鲜之尊。嗜蟹的古代文人李渔把秋天称作“蟹秋”,意为“错过了螃蟹,便是错过了整个秋季。”
菊开蟹肥秋意浓,正是持螯赏菊时。
上海是以江南文化为主并兼容各地传统和糅合现代外来文化的城市,她演译了许许多多浪漫而值得回忆的故事。其中,大闸蟹在秋冬季节是上海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特有的情结。夕阳余辉里的石库门外长长的弄堂里、闲情逸致、一家人围绕在桌旁,菊黄蟹红、香气回绕……尤其是那些文化名人,回忆起上海都喜欢用大闸蟹来说话。上个世纪30年代张爱玲小说里的十里洋场上海,都把吃大闸蟹描述成为那些性情中人在风花雪月故事中浪漫的迷人场景。
世代生活在上海的人无论以后走到哪里,他们在回忆往事时都会说:那时候的上海的大闸蟹真好吃啊!甚至著名演员胡蝶身居海外回忆上海时,竟然用“大闸蟹”三个字代替了她所有的故事。我想是有道理的,经过作、人事的种种烦恼后、种种我们不愿意想起的人和事后,生活的回忆总是回避不了的,而朋友、亲人在一起品尝大闸蟹的氛围、心情是最能够与那美好的过去相吻合的,它能勾起平静而温馨的岁月的点点滴滴。
一个产品如果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那么它就会拥有长期稳定的市场,尤其是具有季节性、时间性的传统食品;例如中秋的月饼、端午的棕子、元宵的汤团、宝岛鲴鱼等等,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日本的烤鳗、鱼、韩国的土豆、狗肉等。大闸蟹也是具有文化传承的一个中国特色传统时令水产佳品。
大闸蟹文化现象探视。秋天以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之上。